西灣亮點
國科會「臺灣科普環島列車」於2025年盛大駛進高雄站!這項活動自2016年啟動,今年適逢「科普列車」啟航第十年,象徵科學推廣邁入新里程碑。
本次高雄站活動由長年致力於科普教育的中山大學物理系郭啟東教授,帶領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
本次高雄站活動由長年致力於科普教育的中山大學物理系郭啟東教授,帶領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
於114學年開場的八月期間,「博物館典藏探究」課程在位於台鋼科技大學的「高雄市自然史教育館」舉辦社區兒童「小小解說員」營隊,在這門通識應用性課程中,師生們針對館藏進行系列專業訓練與自編教材,並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在地社區教育服務,跨校...
國立中山大學服務學習教育中心於近日舉辦「民防實作工作坊:當戰爭或災難發生時,如何避難與救傷?」活動,邀請玉盾計畫的專業講師團隊蒞校授課,透過理論與實作並重的課程,協助師生建立災害應變知識與技能,強化校園的社會韌性與公共安全意識。此...
在科技快速演進與全球變局加劇的時代,未來的不確定性成為青年世代共同面臨的重要課題。國立中山大學西灣學院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三年級學生彭順德,為協助同學正面理解未來挑戰並提升面對未知的能力,於「西灣我課」募課平台發起並規劃「...
為強化學生職場英語溝通能力,本校全英語卓越教學中心推出全新職涯英語課程 「Job Talk: Interview and Career English」。課程聚焦於英文面試口語表達與自我介紹技巧,幫助學生在求職過程中以流利、專業的...
開創臺灣高等教育與原住民族文化傳承新篇章
國立中山大學西灣學院「國際跨域學士學位學程原住民族專班」於9月1日舉行盛大揭牌典禮,宣告全新專班正式成立。該學程以「社會實踐」為核心,突破傳統學科藩籬,旨在培育兼具國際視野、跨域能力與深...
國立中山大學西灣學院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以下簡稱人科學程)傳喜訊!日前獲教育部正式核定,自115學年度起,中山大學將成立全台首創的跨領域學系「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系」,這意味著人科學程多年積累成果獲得肯定,更代表中山大學跨...
「我常常覺得自己是個坐不住的人。」南玉老師笑著形容自己。從台灣到馬紹爾群島,再到柬埔寨,人生經歷就像一場不斷轉彎的旅程。如今,他選擇在西灣學院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人科學程)展開新篇章,把跨域教育、公益實踐與醫療科技的經驗...
「其實,每個人的心中始終住著一個小孩。」黃郁晴老師微笑著說。對她而言,繪本正是與這個內在小孩對話的方式,它不僅是孩子的讀物,更是一種能跨越年齡、國界、族群和語言隔閡,化繁為簡的有趣文類。作為西灣學院的新進助理教授,她希望藉由繪本,...
114 年全國大專院校教職員體育賽事傳來捷報!本院師生在高爾夫與羽球兩大競賽中表現亮眼,展現運動精神與團隊合作的最佳風貌。
高爾夫賽場傳佳音
在 「114 年全國大專教職員高爾夫錦標賽」 中,西灣學院 蔡鋒樺老師 以總桿157...
西灣學院社會創新研究所舉辦首屆「2025美猴獎-美好生活社會創新賽」,來自全台超過百位國小生與長輩共同組隊參與,透過漫畫形式發揮創意、觀察生活、共創提案,展現跨世代合作的溫暖力量。得獎者與長輩於頒獎典禮分享溫馨故事,許多孩子首次登...
座談一開始,黃惠偵導演便主動談起許多人對她的質疑:這樣一部紀錄自身家庭創傷與母女關係的作品,是否太過私密、是否不該公開?她坦言,確實有不少朋友與親人建議將作品封存,擔心會傷害她的形象。但對她而言,那些關於同志身份、家庭暴力與性侵的...
國立中山大學西灣學院約聘助理教授伊藤佳代於2025年6月8日至6月19日,帶領修讀「台日文化比較研究(2)」課程的學生,前往日本進行跨文化研修。本次行程同時也是學生參加2025年度「Young飛全球行動計畫」提案的一部分,透過實地...












